清晨七點,晨光微曦。成都大學(xué)附屬小學(xué)(以下簡稱:成大附。┬iT口,一條鋪滿鮮花與祝福的道路悄然展開。
清晨·致敬
感受鮮花和祝福
氣球輕輕搖曳,展板上貼滿了孩子們親手繪制的祝福畫和創(chuàng)意作文。孩子們手捧鮮花和禮物,靜靜等候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身影——那是每天清晨早早到校、深夜最后熄燈的老師們。
學(xué)生代表們陸續(xù)為每一位步入校園的老師獻上鮮花、帆布包與巧克力。一份輕巧的禮物,承載的是沉甸甸的敬意。
這一刻,校園成為了驚喜的站臺,更變成了溫暖的港灣。
午后·共創(chuàng)
體驗合作與創(chuàng)造
陣陣奶油香氣飄來,老師們暫時放下粉筆和教案,系上圍裙,拿起裱花袋——這一回,講臺上的主角,成了蛋糕臺上的“學(xué)生”。
在專業(yè)蛋糕師的指導(dǎo)下,他們分組協(xié)作,互相指點,笑語不斷。親手制作的不僅是蛋糕,更是彼此陪伴的時光,是講臺之外那份真實、甜蜜的聯(lián)結(jié)。
傍晚·歡聚
致敬平凡與偉大
學(xué)術(shù)報告廳燈火溫馨,入口處,定制可樂塔矗立,每一瓶都印著老師的名字和祝福語。
通道兩側(cè),是學(xué)生的征文展架和感恩卡片——“我眼中的老師”,一字一句,真誠動人。
紀實短片《平凡中的偉大》拉開慶典序幕,從清晨準備到深夜離校,從課堂講授到課后談心……鏡頭記錄下的,是老師們最真實也最動人的模樣。
“青藍結(jié)對”儀式溫情上演。這不僅是一紙證書,更是一份承諾,一種傳承。教育的火炬在一代又一代教師手中傳遞。
周鑫老師一曲《仰望星空》,歌聲溫柔卻有力量,恰如教育本身——既要腳踏實地,也要仰望星空。
午夜·回響
奔赴明天與未來
他們,是這樣一群人——作業(yè)本上的紅批注,是他們寫給孩子們的散文詩。黑板被粉筆灰染白的痕跡,藏著他們把復(fù)雜講成簡單的耐心。他們站在講臺的模樣,是孩子們年少時,對“認真”最直觀的理解。深夜辦公室的燈,比星星更亮——因為那是為一群人的未來在熬。他們把知識點拆成星星,孩子們才敢抬頭,望向名為“遠方”的銀河。后來孩子們走了很遠的路,才發(fā)現(xiàn):最初的方向,是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劃的線;原來“老師好”三個字,藏著我們對“靠譜”最早的信任;老師未曾停歇的每一筆劃,都是時光里不滅的燈塔。(賴波 通訊員 張力方 吳航 奉俊)
致敬,共創(chuàng),歡聚,回響,成大附小,為老師,送上鮮花與祝福